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将再次降息,而美国大选后的前景并不明朗

我我信息网观点
93

华盛顿(美联社)——没人知道周二的总统大选结果如何,但美联储两天后的举动更容易预测:考虑到通货膨胀,美联储今年将下调利率。

当美联储周四下午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时,总统竞选可能仍未得到解决,但这种不确定性不会影响其进一步降低基准利率的决定。不过,一旦新总统和国会于明年1月就职,尤其是如果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再次入主白宫,美联储未来的行动将变得更加不确定。

经济学家表示,特朗普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的提议,以及他威胁要干预美联储通常独立的利率决定,可能会导致通胀飙升。反过来,更高的通胀将迫使美联储放慢或停止降息。

周四,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为首的美联储政策制定者有望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6%左右。9月份,美联储已将基准利率下调了0.5个基点。经济学家预计,12月将再次降息25个基点,明年可能还会进一步降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降息往往会降低消费者和企业的借贷成本。

美联储此次降息的原因与以往不同:它通常通过鼓励更多借贷和支出来提振低迷的经济和疲弱的就业市场。但政府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上个月发生了飓风和波音公司罢工,但失业率仍在上升。

相反,美联储正在降低利率,这是鲍威尔所说的“重新调整”低通胀环境的一部分。当通货膨胀率在2022年6月飙升至9.1%的40年高点时,美联储继续加息11次,最终将关键利率推至5.3%左右,也是40年来的最高水平。

但在9月份,同比通胀率仅略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与2018年的水平持平。到目前为止,由于通货膨胀率已经下降,鲍威尔和其他美联储官员表示,他们认为不再需要高借贷利率。高借贷利率通常会限制经济增长,尤其是在房地产和汽车销售等对利率敏感的行业。

新世纪顾问公司(New Century Advisors)首席经济学家、前美联储经济学家克劳迪娅•萨姆(Claudia Sahm)表示:“限制措施的实施是因为通胀水平升高。”“通胀不再高企。限制的理由已经没有了。”

美联储官员暗示,他们的降息将是渐进的。但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支持进一步削减。

“对我而言,核心问题是(美联储关键利率)目标下调多少和多快,我认为目前设定在一个限制性水平,”美联储董事会有影响力的成员沃勒(Christopher Waller)上月在一次演讲中表示。

瑞士联合银行(UBS)的经济学家乔纳森·平格勒(Jonathan Pingle)表示,沃勒的措辞反映了“对利率下降的不同寻常的信心和信念”。

明年,美联储可能会开始纠结基准利率应该降到多低的问题。最终,他们可能希望将利率设定在既不限制也不刺激增长的水平上——用美联储的话说就是“中性”。

鲍威尔和其他美联储官员承认,他们不知道中性利率的确切位置。今年9月,美联储利率制定委员会估计利率为2.9%。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接近3%至3.5%。

美联储主席表示,官员们必须通过经济对降息的反应来评估中性的程度。目前,大多数官员相信,美联储目前4.9%的利率远高于中性水平。

不过,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即使借贷利率居高不下,美国经济看起来也很健康,因此美联储不需要大幅放松信贷,甚至根本不需要放松信贷。他们的想法是,他们可能已经接近既不会放缓也不会刺激经济的利率水平。

“如果失业率保持在4%左右,经济仍将以3%的速度增长,那么(美联储的)利率在4.75%到5%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三井住行日兴证券(SMBC Nikko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Joe LaVorgna问道。“他们现在为什么要裁员?”

由于美联储的最新会议将在选举日之后举行,鲍威尔可能会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有关总统竞选结果及其对经济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的问题。预计他将重申,美联储的决策完全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他对来自中国的洗衣机、太阳能电池板、钢铁和一系列商品征收关税,乔·拜登(Joe Biden)总统维持了这一政策。尽管研究表明洗衣机价格因此上涨,但总体通胀并没有上升太多。

但特朗普现在提议征收更广泛的关税——本质上是进口税——这将使海外商品的价格上涨约10倍。

许多主流经济学家对特朗普最新提出的关税感到震惊,他们表示,这几乎肯定会重新引发通货膨胀。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一份报告得出结论,特朗普明年的主要关税提案比其他情况下要多。

万神殿宏观经济(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经济学家表示,“鉴于特朗普威胁要大幅提高关税”,美联储这次更有可能提高利率。

“因此,”他们写道,“如果特朗普获胜,我们将在2025年的预测中缩减基金利率的下调幅度。”



最新观点